董事會議決就截至二○○八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不宣布派發任何中期股息 (二○○七年:中期股息每股0.035港元)。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甲)二○○八年度中期業績評議
綜合營業額減少10%至十億六千九百萬港元。
由於有效的成本管理及資源調配,未計折舊前的經營費用減少2%,至八億六千四百萬港元。當中節目製作成本減少16%,網絡及其他經營費用增加17%,銷售、一般及行政費用增加13%。
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盈利(「EBITDA」)減少32%,至二億五百萬港元。
折舊支出維持近年平穩下降趨勢,減少15%,至一億六千五百萬港元。
經營盈利減少63%至四千萬港元,除稅前盈利減少63%,至四千四百萬港元。
因香港利得稅率由17.5%減至16.5%,本期確認遞延稅項期初結餘之不利調整為一千五百萬港元,因此而增加本集團是期之入息稅項支出。
除稅後盈利減少78%,至二千六百萬港元。
每股基本盈利為一點三仙,二○○七年則為五點七仙。
(乙) 分部資料
收費電視
期內訂戶增加一萬戶或1%,至八十九萬二千戶。但營業額則減少16%至六億九千九百萬港元,主要由於被部份低收入服務攤薄。折舊後的經營費用減少12%,至六億三千八百萬港元,此乃主要由於前述的節目成本及折舊下降所致。經營盈利減少39%,至六千一百萬港元(二○○七年:一億港元)。
互聯網及多媒體服務
期內訂戶增加一萬戶或1%,至八十九萬二千戶。但營業額則減少16%至六億九千九百萬港元,主要由於被部份低收入服務攤薄。折舊後的經營費用減少12%,至六億三千八百萬港元,此乃主要由於前述的節目成本及折舊下降所致。經營盈利減少39%,至六千一百萬港元(二○○七年:一億港元)。
(丙) 變現狀況及財務資源
截至二○○八年六月三十日止,集團的現金淨額達五億四千五百萬港元,去年則為五億五千二百萬港元。 集團於二○○八年六月三十日的綜合資產淨值為二十一億九千七百萬港元或每股一點一港元。
集團於二○○八年六月三十日的物業、廠房及設備之賬面淨值其中約四十六萬七千港元乃以融資租賃合約形式持有。
集團的資產、負債、收入及支出主要以港元或美元為本位,而港元繼續維持與美元匯率掛u。
期內資本性開支為六千八百萬港元,比去年同期低4%。主要項目包括網絡提升和開展、電視製作設備及互聯網及多媒體設備等投資。
集團預計營運所帶來的現金及銀行貸款或其他外部融資(如有需要),足可提供正持續進行的資本性開支及開展新業務等所需資金。截至二○○八年六月三十日止,集團未動用的短期銀行借貸限額約為二千九百萬港元。
(丁) 或然負債
於二○○八年六月三十日,本公司為多家附屬公司就有關銀行透支和信貸擔保提供為數一億五千八百萬港元的承擔,其形式包括擔保、賠償保證及知情函等。當中附屬公司已動用擔保額僅為一億二千九百萬港元。
(戊) 人力資源
截至二○○八年六月止,集團旗下員工人數合共二千九百二十八人(二○○七年:二千八百五十五人)。期內員工薪酬及有關之成本開支合共三億七千九百萬港元(二○○七年:三億五千九百萬港元)。
集團已奠立了按工作表現來訂定薪酬的企業文化,將集團表現與薪金和回報掛u,為員工提供相關技術培訓及具回報之事業發展機會,持續致力於吸納、挽留及發展優秀人才,為集團在競爭激烈之市場就業務增長及發展作出貢獻。
集團本著作為一個良好僱主,貫徹持續積極支持社會公益活動,並鼓勵員工及其家屬一同參與義工服務。
(己) 經營環境及競爭
地面電視數碼廣播服務在上半年推出,覆蓋範圍在六月底時已擴展至全港百分之七十五的家庭,該項服務暫未對收費電視市場造成顯著打擊。免費電視經營者正藉今夏北京奧運推廣高清奧運節目服務,至於此舉會否吸引更多用戶安裝數碼廣播接收設備,則有待觀察。
收費電視市場競爭依然激烈。集團以強化的節目內容,配合進取的服務計劃組合,推動了訂戶數目增長。我們亦不斷吸納頂級節目以維持競爭力,並將繼續投資於節目製作及推廣。
寬頻服務業務繼續以服務質素以及收費電視加電話的綑綁式服務計劃作為競爭力的骨幹。此項主要業務在訂戶數目與盈利方面,均保持穩健的發展。
預期經營環境短期內不會改善。在持久戰中,集團將受惠於其強勁的資產負債表,以及其明顯地較為低的固定資產和經營支出的成本基礎。
(庚) 展望
集團以多元化方針發展業務和節目內容,在急劇變化的市場中開展新局面。集團幾年來亦不斷精簡架構,提升營運效益。市場環境令集團需要作出投資來競爭,而集團強勁的財政狀況及低成本基礎亦令集團處於有利形勢來進行相關的投資。
我們提升了本地製作,並已囊括直至二零一二年幾乎所有大型體育項目之播映權。我們亦優化了市務與客戶服務,並細心部署,拓展電影、音樂、出版與新媒體等新業務,令業務發展更多元化。
我們將會引進新一代的訊號傳送加密系統,加強保護和發展集團的收費電視服務,並讓集團在市場成熟時,推出高清與互動電視服務。
該等措施將有助集團維持業務發展動力,在競爭中取勝。
企業管治常規守則
於本財政期間內,本公司已遵守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的證券上市規則附錄十四所載的企業管治常規守則所列的所有守則條文,惟其中一條涉及要求主席與行政總裁的角色由不同人士擔任者則除外。就本公司業務的性質及規模而言,在此階段由同一人出掌該兩職位乃被認為較具效益,因此該項偏離乃被視為必須者。董事會相信經由具經驗和卓越才幹的人士所組成的董事會(其中相當大比例乃獨立非執行董事)的運作,已足夠確保取得本公司的權力與職權兩者間的平衡。
未經審核綜合損益表
截至二○○八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
* 擬於結算日後宣布派發之中期股息並未於結算日確認為負債。
綜合資產負債表
於二○○八年六月三十日

未經審核綜合權益變動表
截至二○○八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

未經審核綜合權益變動表
截至二○○八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

* 集團之收益儲備包括在過往年度已於儲備撇銷之正商譽197,785,000港元。
** 特殊資本儲備乃不可供分派,而其應用該與股份溢價賬的用途相同。
中期財務報告附註
(1) 編製基準及比較數字
本未經審核之中期財務報告,乃按照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之主板證券上市規則之規定編製,並符合香港會計師公會頒布之《香港會計準則》第三十四條「中期財務報告」之規定。
香港會計師公會頒布了若干新訂和經修訂的《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財務準則」),這些準則已在集團當前的會計期間生效或可供提早採用。我們認為採用此等新訂和經修訂的財務準則並不會對集團的財務狀況或業績造成重大影響。
本中期財務報告之編製與截至二○○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財務報表採用了相同的會計政策。
(2) 營業額
營業額主要包括收費電視及互聯網用戶服務的訂購及相關收費、互聯網協定接駁點批發服務收入,並包括扣除代理商費用後之廣告收入、頻道服務及傳送服務費、節目特許權收入、電影放映及發行收入、網絡維修收入及其他有關收入。
(3) 分部資料
本集團之業務大體上在香港經營,茲將其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內按主要業務劃分的收入及業績分析列述如下:

(4) 除稅前盈利
除稅前盈利已扣除/(計入)下列各項:

(5) 入息稅項
香港利得稅撥備乃按照期內預計應課稅盈利,按百分之十六點五 (二○○七年:百分之十七點五)的稅率計算。而海外附屬公司之稅項則按該國家現行適用之稅率計算。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入息稅開支包括:

(6) 每股盈利
每股基本盈利乃根據公司股東應佔盈利二千六百萬港元 (二○○七年︰一億一千六百萬港元) 及期內已發行普通股之加權平均數2,012,885,941股 (二○○七年︰2,019,234,400 股) 計算。
(i) 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每股攤薄後盈利乃根據已就所有具攤薄影響的潛在普通股作出調整後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2,012,885,941股 (二○○七年︰2,019,234,400股) 計算。
(7) 資產負債表內之遞延稅項
期內綜合資產負債表內遞延稅項(資產) /負債的組成部分及其變動包括:

(8) 應收營業賬款
應收營業賬款(扣除呆壞賬減值損失後)之賬齡分析列載如下:

本集團有一既定之信貸政策,一般允許之信用期為0至60日不等。
(9) 應付營業賬款
應付營業賬款之賬齡分析列載如下:

(10) 業績審閱
本公司截至二○○八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未經審核中期財務報告,已經由本公司的審核委員會作出審閱,而委員會對該中期財務報告並無不相同的意見。
購買、出售或贖回股份
本公司於本財政期間內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總價格4,110,397港元購回合共2,786,000股普通股。
除上述披露外,本公司或其任何附屬公司於期內並無購買、出售或贖回本公司的任何上市證券。
承董事會命
秘書
陳永生
謹啟
香港 二○○八年八月十二日
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董事會的成員為吳天海先生、關則豪先生和麥社安先生,以及三位獨立非執行董事孫大倫博士、吳勇為先生和楊國琦先生。